摘要

2009年2月2022日、5月2230日、8月1619日和11月2128日,对发源于苍山的6条山地型源头河流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8种,隶属6纲46科,其中四节蜉(Baetis sp.)、钩虾(Gammaru sp.)、长跗摇蚊(Tanytarsus sp.)、直突摇蚊(Parakiefferiella sp.)和蚋(Simulium sp.)为6条源头河流的优势类群,在不同采样日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存在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相似,都是5月2230日最高,11月2128日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65和2.94。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功能摄食类群为滤食者、杂食者和收集者。5月2230日和8月1619日,滤食者和收集者(>60%)占优势,11月2128日和2月2022日杂食者占据优势(>40%)。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存在差异,而水温是各季节显著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