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条件下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田面水氮磷及COD浓度的影响

作者:石吕; 薛亚光; 韩笑; 石晓旭; 魏亚凤; 杨美英; 刘建*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02): 247-252.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2.02.040

摘要

通过盆栽模拟淹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仅秸秆泡田、覆盖、秸秆混施8 cm、秸秆混施16 cm、秸秆混施24 cm和秸秆混施30 cm共7个处理,研究在不同麦秸还田方式下,秸秆泡田耕作过程中0~60 h田面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OD)动态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混施还田处理下,上覆水总氮浓度、硝态氮浓度和COD总体呈下降趋势。仅秸秆泡田处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覆盖处理(P<0.05),而覆盖处理总氮、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又显著高于不同秸秆混施深度处理。不同秸秆混施深度处理的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平均浓度均表现为秸秆混施30 cm处理>秸秆混施24 cm处理>秸秆混施16 cm处理>秸秆混施8 cm处理。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仅秸秆泡田处理和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上覆水总氮、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却显著降低了硝态氮的平均浓度;秸秆混施处理则显著提高了上覆水总氮和硝态氮的平均浓度,对铵态氮、总磷和COD的平均浓度则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应避免秸秆随意丢弃或覆盖还田,建议采用浅耕8 cm左右并延长泡田时间至2.5 d后再进行适当排水栽插,可有效减少稻季田面水径流养分流失和降低面源污染风险。

  • 单位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