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根据锥形束CT(CBCT)测量下牙槽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nerve canal,IANC)特定位点,分析IANC的走行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资料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检查者选择130例,其中按年龄分组,中年组和青年组各65例;按性别分组,男女各65例。对入选者行CBCT测量IANC。测量方法在KaVo 3D eXam CT的植入物屏幕上的失状向截面上,自颏孔区近中起,颏孔刚刚完全突破颊侧皮质骨的截面定为S1,自S1起向同侧远中方向每隔1 cm为一截面,依次在1、2、3cm处,分别定为截面S2、S3、S4。在截面上测量IANC外壁上特定点到牙槽嵴顶、舌侧皮质骨外壁、下颌骨最下缘、颊侧皮质骨外壁的距离,分别定为LI、L2、L3、L4测距位点。对测量结果依性别、年龄分类比较。对数据做正态分析,均为正态分布。不同性别与年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显示,在男女间右侧IANC的S2L1、S3L1、S4L1、S2L2、S3L2、S4L2、S1L3、S3L4这8个位点上测得的8组L值及左侧IANC的S1L1、S2L1、S3L1、S4L1、S1L2、S3L2、S4L2、S2L3、S3L3、S4L4这10个位点测的L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右侧IANC S2L4位点及左侧IANC S1L3位点上测得的L值,在中青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值由S1到S4有一定的变化规律:L1值和L4值的变化规律为先增大再减小、再减小;L2值和L3值的变化规律为先减小再减小、再增大。结论性别对个体间L值的影响作用较大,年龄对个体间L值的影响作用很小。参照对应侧下颌骨长轴,S1到S4,IANC的走行为先向下,然后转向上再逐渐向上;在水平方向上的走行为先向舌侧而后转向颊侧。这一结果可为临床提供自颏孔起至下颌第2磨牙根尖区IANC相关解剖的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