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尝试突破沉默(“默”)与言说(“言”)二分的范式,以《晏子春秋》中关于“沉默”的功能与对待“沉默”的态度为例,全面深入早期中国的诸种“沉默”观。在西方的宗教和神学、语言学、传播学和文学等领域,“沉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沉默”并不意味着言说的缺失并因此缺乏意义与目的,而是可以被视为某种具有文化基础的重要交流方式。然而,反观关于古代中国“沉默”观的研究,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讨论与早期道家相关的不言之教。通过探寻“沉默”在修辞、情感、政治和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研究“沉默”的功能。考察《晏子春秋》可知,“沉默”是在积极的、有目的、有意义的方式上被使用的,意在说服、告知和激励对方。换句话说,“沉默”绝不是自然的和自发的。相反,人们有意使用和精心设计“沉默”,并在公开场合做出“沉默”之举,以资沟通、劝谏、批评,或揭示某些特定的主张。也就是说,“沉默”和言说一样具有辩论性,与语言一样具有主观性。最后,对“沉默”的认识与关注能够为解读其他早期中国的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