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组织中(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的表达及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取80只成年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ham)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组。CCI组(n=40)左侧坐骨神经以4.0丝线结扎,Sham组(n=40)不结扎,仅暴露左侧坐骨神经。建模后1、4、7、14、28 d分别对2组大鼠进行一般行为学观察,并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脊髓腰骶膨大部(L46节段)的Shh、Gli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同时间点比较:CCI组术前MWT(P=0.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其余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CCI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术后第1天MWT开始明显降低(P=0.002),7 d达到最低值(P=0.027),28 d仍处于较低的水平(P=0.00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同时间点比较:CCI组术后1 d大鼠脊髓腰骶膨大部Shh、Gli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215),其余各时间点Shh、Gli蛋白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加(P<0.01);CCI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术后7 d Shh、Gli蛋白表达水平达到最大值(P<0.01),这种高水平的表达可持续到损伤后28 d(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CCI术后第7天Shh、Gli蛋白在相应区域显示染色明显增加(P<0.01)。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与Shh通路的激活具有显著相关,其通路蛋白的表达第7天达到峰值,第28天仍处于较高水平。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