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枕骨髁螺钉安全置入的钉道参数范围,并评估最佳的进钉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接受上颈椎CTA扫描64例患者的数据,排除骨折脱位、肿瘤及椎动脉水平段变异等。利用Mimics软件对枕骨、寰椎及椎动脉进行三维重建,以枕骨髁后方内、外侧中点及中点水平方向左、右侧间隔3 mm分别为中、内侧、外侧3个候选进钉点,测量各进钉点枕骨距椎动脉水平段上缘的垂直距离(vertebral artery-occipital distance,VOD),定义VOD> 4 mm可容纳直径3.5 mm螺钉置入。将直径3.5 mm的虚拟螺钉分别以最大头倾角及最小头倾角结合各进钉点下最长钉道的合适内倾角置入VOD>4 mm的进钉点,随后将置钉后的三维模型导入3-Matic软件中测量置钉参数,计算各进钉点头倾角安全范围及置钉成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侧、中进钉点VOD分别为(8.07±2.13)mm、(7.70±2.19)mm,对应的可容纳置钉率分别为97.7%、96.1%,中、内侧进钉点VOD及可容纳置钉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外进钉点VOD为(5.63±1.66)mm,可容纳置钉率仅78.9%,均明显低于内侧、中进钉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侧进钉点可获得相对较大的内倾角度(44.14°±4.06°),从而辅以较长的钉道长度[(24.22±1.82)mm];而中、内侧进钉点的内倾角度及钉道长度随着进钉点的内移逐渐减小,分别为中进钉点[31.27°±3.85°,(21.82±1.66)mm]、内侧进钉点[24.37°±3.32°,(19.49±1.62)mm];外侧、中、内侧进钉点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内侧进钉点的头倾角安全范围分别为2.32°~21.43°(12.58°±4.23°)和3.41°~20.81°(12.09°±3.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外侧进钉点的头倾角安全范围仅2.07°~15.24°(8.17°±2.55°),明显小于中、内侧进钉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可容纳螺钉置入的进钉点中,外、中进钉点辅以5°头倾角可获得最大的置钉成功率,分别为98.02%与98.37%,而内进钉点在3°头倾角下可获得100%的置钉成功率。结论后路枕骨髁螺钉在水平方向进钉点的选择中,中、内侧进钉点受椎动脉水平段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置钉成功率及较大的头倾角安全范围,而内侧进钉点的螺钉置入长度不及中、外侧进钉点,因此中进钉点作为后路枕骨髁螺钉的最佳进钉选择更显合适。
-
单位宁波市第六医院; 嘉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