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血浆抗凝血酶(AT)活性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等的变化,来探讨其与疾病机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5月内分泌科和肾脏科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住院患者共79例,根据病情分为四组:糖尿病视合并网膜病变组17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3/4期)组25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组22例,糖尿病合并心肌病变组15例;另选我院同期进行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NC)组。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性别、年龄、PLT、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T活性中,四组患者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病变组与心肌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二聚体(D-D)与纤维蛋白原(Fg)含量中,四组患者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中,四组患者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病变组与神经系统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病组与心肌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活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基层医院,有助于筛查糖尿病患者潜在微血管病变的危险人群,提前进行预防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单位
    金湖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