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文学中的人的生态实践观念的演变主要依据"天人关系"展开。随着先秦时代伦理道德体系的形成,早期的生态实践观念也逐步变为生态伦理理念。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人的生态实践观念在先秦文学中的体现。西周典籍和早期儒家的观念中,"天"不仅具有自然意义,还被赋予了道德价值和人文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儒家思想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不可忽视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老子的"自然"不仅指万事万物,也指所有事物的法则蕴含的抽象"道",指向一切的终极价值。老庄"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生态实践观念,认为"道"作为天地的根源和万物的基础,其本质特质和基本规律是"自然的"。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命题,强调人行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阐发,我们可以看到先秦文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看到人的生态实践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