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脱贫:内涵阐释与路径探索

作者:房彬; 房婷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02): 78-83.
DOI:10.16112/j.cnki.53-1160/c.2021.02.011

摘要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物质脱贫之后,还有精神脱贫问题。所谓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精神脱贫的内涵具有动态变化性,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主要由互相关联的四方面构成: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四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新发展阶段推进精神脱贫:一是要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这是必要前提;二是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这是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这是关键措施;四是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这是有益补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