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究秸秆还田后秸秆磷素替代化学磷肥的适宜比例,为秸秆还田后磷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条件下配方施肥及磷肥减量10%、20%和30%对小麦磷素吸收累积量、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磷肥施用量减少10%~30%时,小麦植株的磷素含量和累积量随着磷肥施入量的减少先增加后减少,土壤有效磷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当磷肥减量20%时,小麦植株的磷素累积量最高(6.38 mg/株),而土壤有效磷含量最低(24.56 mg/kg)。磷肥施用量减少10%~30%时,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随着施用量的减少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秸秆还田基础上磷肥减量低于20%时,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且磷肥吸收利用效率较配方施肥分别提高16.7%、125.9%和1.9%。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减量20%以内可提高小麦的磷肥贡献率、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吸收利用率,且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总体而言,水稻秸秆还田后,在有效磷较为丰富(>20 mg/kg)的土壤上减少磷肥用量20%以内,不会影响当季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