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热"是审美自律持续深化和美学知识场域逐步建构的历史事件,是美学自身不断破除"他律"的规训而逐步走向"自律"的文化现象。"美学热"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人道主义的美学反思、主体性美学话语的场域自律以及诗性伦理的审美主义。该进程凸显了清晰的审美自律线索,表征出审美主体以感性"自由王国"对抗知识"他律化"的策略。"美学热"以"纯文学""纯审美"等抵抗诗学的形式呈现个体面向历史的审美自由。这都给文学、艺术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美学阐释层面的合法性立场以及审美伦理的意义表达。与此同时,"美学热"也带来审美价值论、阐释论和接受论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面对"美学热"的未完成性场景和审美自律论的局限,审美文化成为在新世纪延续审美救世话语和关注主体生存的崭新学科,也在更为多元化的学科场景中重新以"间性"视野延续"美学热"的审美激情与人学启蒙。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