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恶性杂草对荞麦化感潜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谢媛怡; 陈丽娜; 花敏瑞; 江文倩; 杜爱萍; 马丹炜*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4(06): 822-828.

摘要

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是西南地区荞麦农田中常见的恶性杂草,分别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试验,比较分析其水浸提液和凋落物覆盖对荞麦的化感潜力.试验显示:3种恶性杂草水浸提液和凋落物均显著抑制了荞麦的种子萌发(P<0.05),导致出苗困难,且具有浓度/质量依赖效应;辣子草和三叶鬼针草的水浸提液和凋落物对根长、干质量和鲜质量的影响表现"低促高抑"现象,而土荆芥则表现为浓度/质量依赖性下降; 3种杂草的凋落物对苗高整体表现为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荞麦不同生长阶段对杂草化感作用的敏感性不同,以种子萌发期最为敏感,根系生长期次之; 3种恶性杂草的化感效应强弱依次为三叶鬼针草>辣子草>土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