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4年我国零售业完全对外开放后,外资大卖场雨后春笋般在中国遍地开花,其销售额和市场份额迅速扩张。许多专业人士认为外资大卖场危机到国家商业流通安全,呼吁要立法反垄断。本文将大卖场业定位于寡头垄断产业,利用伯川德价格竞争模型得出外资大卖场厂商的定价应该接近边际成本;即使在更接近现实的豪泰林模型下,也不影响外资大卖场应该采取低价策略的结论;然后指出外资大卖场既没有目前的合谋迹象,也没有未来的合谋动机。最后本文的结论是,外资大卖场虽然占据寡头垄断地位,但他们的存在使得消费者享受较低价位和较宽的购物选择面,我们不应该盲目反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