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肝癌手术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等基因表达的影响对比研究。方法:选取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老年肝癌根治术治疗。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注射,对照组注射舒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肝癌根治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应激反应、认知功能、炎性反应以及β淀粉样蛋白(S100β和Aβ)。结果:麻醉后1 h,观察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组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麻醉后1h与手术后1 d的SOD评分以及MD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点IL-1β、IL-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1 h和术后1 d的β淀粉样蛋白(S100β和Aβ)较麻醉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升高程度更明显。结论:对于老年肝癌患者,在肝癌根治术中两种麻醉方法在对患者产生术后认知功能方面均有一定影响,但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注射总体对患者的影响更小,对于患者麻醉术后产生的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起到了抑制作用,可作为首选麻醉方法广泛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