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因为汉语没有明显的时态标记,所以不少学者认为汉语是一种无时态语言。但是,我们通过实例分析和比较,发现现代汉语的动态助词"了1"也可以满足如下时态语言的要求:1)"了1"作为时态标记,出现在动词之后,把事件时间锚定在时间轴上; 2)它可以把"先时/非先时"区分开来; 3)虽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与"了1"搭配使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它逐渐打破了这一限制。也就是说,没有带上终点的状态类、活动类动词本来不能跟"了1"结合,但是通过语料库调查,我们发现有些状态类、活动类动词也能跟"了1"搭配使用。由此可见,虽然"了1"还没虚化为一个完善的时态标记,但它的时态功能也在不断地强化。换句话说,"了1"已经开始发生从体标记到时态标记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它还处在变化之中,所以有些方面不太符合时态语言的要求。为了更加明确地说明上述现象,我们认为现代汉语是一种介于"时态语言"与"无时态语言"之间的"半时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