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吗啡为对照,观察电针对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致骨癌痛大鼠痛阈和脾NK细胞的影响,初步电针抗骨癌痛潜在作用优势。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吗啡组5组,采用大鼠左侧胫骨腔内注射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双侧"足三里"和"昆仑"穴,频率2/100 Hz,强度0.5-1.0-1.5 mA(各10 min),每次治疗30 min,隔日1次。吗啡组大鼠以10 mg/kg的量腹腔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隔日1次。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和造模后6、10、16、20 d的体质量和缩腿潜伏期;检测大鼠脾NK细胞活性和百分率(CD3-CD+161)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10 d和16 d时模型组和吗啡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降低(P<0.05)。与正常组和假模型组比较,模型组于造模后所有时点缩腿潜伏期缩短(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吗啡组缩腿潜伏期延长(P<0.01),但电针组短于同期吗啡组(P<0.01)。与正常组和假模型组比较,模型组和吗啡组大鼠脾NK细胞活性降低(P<0.01);电针组大鼠脾NK细胞活性低于正常组大鼠(P<0.05),但高于吗啡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吗啡组大鼠脾NK细胞百分率略增多(P<0.05)。结论:电针治疗大鼠骨癌痛具有镇痛和增强免疫双重作用优势,后者主要是通过其增强骨癌痛大鼠脾NK细胞杀伤活性,而增加非NK细胞数量实现。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