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向”。这一“转向”的实质是,马克思初步克服了唯心论者和旧唯物论者的“柏拉图主义世界观幻象”,在世界观上展露出“新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哲学思索为这一“转向”奠定了重要思想前提。在求解旧哲学的世界观固有的“对立难题”过程中,马克思从前提上解构了哲学家们的“柏拉图主义信条”,建构了哲学与世界的“辩证联系”。《莱茵报》时期的革命实践是推动这一“转向”成功实现的基础:马克思通过将哲学的立足点牢牢扎根于现实世界的土壤,破除了唯心论者关于“超感性世界”的崇拜;通过解剖现实世界的“不合理性”而暴露其矛盾本质,克服了旧唯物论者将现实世界构造为“感性客体”的局限;通过思索从根本上变革“旧制度”的必然根据,初步获得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理内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