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检验科疑似感染性眼内炎1364例(1364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59例(1159只眼),女性205例(205只眼);年龄1~83岁,平均年龄(47.3±13.5)岁。抽取患者的房水和玻璃体液进行病原体培养实验,鉴定感染菌种类别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眼内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感染性眼内炎病原菌分布和致病因素分布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结果在1364例(1364只眼)全部疑似患者中,有341例(341只眼)患者最终确诊为感染性眼内炎,致病年龄段以15~65岁男性为主;外源性眼内炎者339例(339只眼),内源性眼内炎者2例(2只眼),主要致病因素为眼外伤,其次为内眼手术。玻璃体液中含有病原菌者257例(257只眼),房水中含有病原菌者84例(84只眼)。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271株,占79.5%,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131株,占48.3%;链球菌53株,占19.6%;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92株,占70.2%。按照最低抑菌浓度(MIC)90为界定标准,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90%,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均超过50%,未发现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10年中夏季为多发季节。结论感染性眼内炎中外源性眼内炎发生率高,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高龄、外伤及内眼手术为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其中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较高;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其有较高的敏感性。
-
单位山西省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