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和非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HPV防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以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百色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体检确诊高危型(HR-HPV)229例女性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和阴道微生态检查,并随访1年,检测HR-HPV持续感染情况,以同期HPV阴性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HR-HPV持续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及宫颈病变情况和相互关系。结果 229例HR-HPV患者,经1年随访,HR-HPV持续和非持续感染组分别为109例和120例,HR-HPV持续感染发生率为47.6%。HR-HPV持续和非持续感染组及HPV阴性组的细菌性阴道发病率分别为20.2%、15.0%和8.6%,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别为19.3%、13.3%和7.9%,滴虫性阴道炎分别为12.8%、9.2%和4.5%,混合性感染分别为10.1%、6.7%和2.7%,H2O2检出率分别为24.8%、18.3%和12.0%,pH值阳性率分别为52.3%、40.8%和36.4%,微生态正常检出率分别为22.9%、32.7%和40.2%,三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4,10.522,9.010,9.374,10.054,8.268,P<0.01)。HR-HPV持续和非持续感染组不典型鳞状细胞检出率分别为12.8%和10.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分别为8.3%和4.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分别为4.6%和1.7%,鳞状细胞癌分别为2.8%和0,两组不典型鳞状细胞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58,P>0.0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2、12.685,11.378,P<0.01)。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HPV是否感染或感染程度与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及混合性感染均呈正相关(P<0.05),与H2O2、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pH值阳性率、pH值阳性及四项均为阳性均呈正相关,与微生态正常呈负相关(P<0.01),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均呈正相关(P<0.01),与不典型鳞状细胞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宫颈HPV持续性感染是阴道微生态失调重要要因素,且加重阴道微生态失调程度,与宫颈病变的发展相关。

  • 单位
    百色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