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早期以肺泡炎症反应为主,晚期可进展为肺纤维化,预后极差,患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中医药在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疗效显著。“寒包火”证在肺系疾病中尤为常见,既往所述“寒包火”理论,认为其寒热邪气多属实邪,病机多为外寒侵袭,内火郁结的实证病理状态,但实践发现既往概念不足以涵盖临床方证。现总结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以内火不同性质分为虚火和实火,且提出虚火实火之间存在动态转化和相互兼夹的独特状态。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发现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为发病原因;皮痹不已内舍于肺为发病路径;外邪侵袭,营卫不调,诸邪郁而化火,终致五脏皆伤,虚火内生,阴阳俱损为病机演变过程。治疗上应视其病位病性,以早期散寒祛湿、调和营卫,中期顺气降火、逐瘀化痰,晚期达滋温引,攻补兼施为主要治则,动态辨治,截断疾病发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