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具有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干预效果范畴及架构。方法 运用ICF对大学生常见心理行为健康及功能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8月20日公开发表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及功能结局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英文文献10篇,来自7个国家,涉及10项随机对照试验848例被试,年龄15~34岁;主要来源于康复科学、运动康复、康复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6年之后。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主要集中于压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学习疲劳、手机成瘾、饮酒障碍、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不足。身体活动干预方式有生命舞蹈、哈他瑜伽、太极拳、篮球、八段锦、自行车、游泳、轮滑、棒球、伸展练习、技能训练、抗阻训练、有氧运动等。干预处方主要为长期(4~14周)的每周1~3次的高、中、低强度身体活动。健康结局涉及改善大学生的认知功能,缓解压力、焦虑、抑郁和学习疲劳,减少消极自动思维,增强正念,降低孤独感和缺陷感,提高睡眠质量,提高上肢肌肉耐力;促进运动习惯的培养,增加身体活动参与,提高活动表现和学业成绩,减少久坐行为、饮酒行为和问题性手机使用,增加社会交往;提高健康知觉和心理社会功能,丰富和改善娱乐休闲生活和校园生活,提高人际关系质量、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结论 基于ICF构建了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理论架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主要分为心理健康和功能问题、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身体活动的干预类型分为体适能类、技能类、运动项目类、组合类。健康结局包括3个方面:身体和心理健康、活动和行为健康及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