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临床治疗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的新途径,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细菌耐药率。方法: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大蒜素、环丙沙星及两者合用时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时各自的MIC值;另一方面,将环丙沙星组、大蒜素+环丙沙星组药物作用后,观察生物被膜的生长曲线;同时,采用QT-PCR技术,探讨两组药物作用后生物被膜相关基因ica A表达的变化。结果:单用抑制表皮葡萄球菌被膜时,MIC大蒜素为(28. 125±3. 12)μg/m L,MIC环丙沙星为(3. 125±0. 23)μg/m L;两者联用时,MIC大蒜素、MIC环丙沙星分别为(14. 063±2. 30)μg/m L、(1. 563±0. 09)μg/m L。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后发现联用前后MIC有显著差异(P <0. 05),且明显降低;大蒜素+环丙沙星组药物作用后,表皮葡萄球菌被膜生长抑制程度增强,且基因ica A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大蒜素联用后,可极大减少抗生素的用量、抑制表皮葡萄球菌被膜生长、降低被膜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其不仅可为研究中药对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及临床治疗相关细菌生物被膜感染提供坚实的实验数据参考,也将为降低临床细菌耐药率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