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砷暴露人群中肺癌、膀胱癌和肝癌等发生比例较高。作为弱致突变致癌物,砷诱导肿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模式改变可能与砷的致癌作用有关。对此,本文综述了在砷暴露条件下DNA甲基化水平、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磷酸化等组蛋白修饰模式的变化及其在砷致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心实验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砷暴露人群中肺癌、膀胱癌和肝癌等发生比例较高。作为弱致突变致癌物,砷诱导肿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模式改变可能与砷的致癌作用有关。对此,本文综述了在砷暴露条件下DNA甲基化水平、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磷酸化等组蛋白修饰模式的变化及其在砷致肿瘤发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