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天然壳聚糖为骨架,分别以二甲基马来酸酐和肉桂醛为亲/疏水组分合成双亲性大分子前药,并进一步组装成纳米前药以用于肿瘤治疗。采用核磁、红外以及透射电镜等方法检测纳米前药的结构、尺寸、电荷以及形貌等特性,并探讨了该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p H刺激响应性;此外,从细胞摄取、细胞毒性、活性氧生成、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等方面深入评价纳米前药在治疗乳腺癌方面的潜力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纳米前药呈现球形结构,粒径约160 nm,分散均一,CMC值较低,在生理条件下能维持较高的稳定性。此外,该纳米颗粒具备双重pH敏感性,可以在不同pH梯度刺激下分别实现电荷翻转和药物控释,从而提高胞内有效药物浓度并导致更高的肿瘤细胞杀伤效应。抗癌作用机制研究证实了该纳米前药能够诱导线粒体损伤、活性氧生成以及细胞色素c释放,从而加快肿瘤细胞凋亡。总体上讲,本研究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肉桂醛的生物学活性,同时也为天然活性分子在纳米医学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参考。
-
单位阜阳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