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增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李瑞云; 聂汉祥*; 吴小军*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1(05): 697-701.
DOI:10.14188/j.1671-8852.2020.0194

摘要

目的:分析白细胞增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特征,探讨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31日至2020年2月1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隔离病房收治的白细胞增高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分析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和血液检验。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普通型(9例)、重型(62例)和危重型(39例)3组;根据是否首次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分为首次白细胞增高组和非首次白细胞增高组。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炎症相关标志物水平,分析和比较各组外周血炎症相关标志物各指标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疾病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白细胞增高的COVID-19患者110例,男性多见,重症、危重症高龄多见,危重症死亡率高。②将患者按病情危重程度分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发现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白细胞、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数值均高于普通型(P<0.05),淋巴细胞比例低于普通型患者(P<0.05),PCT(降钙素原)变化不明显;危重型患者年龄高于重型患者,LDH、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数值均高于重型患者(P<0.05),淋巴细胞比例低于普通患者(P<0.05),PCT变化不明显;③比较首次白和非首次白细胞增高两组患者资料,发现首次血常规白细胞增高组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危重比例高、死亡率高(P<0.05),且LDH、中性粒比值、CRP、PCT较非首次白细胞增高组高,淋巴细胞比值低,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增高的COVID-19患者病情较重;入院首次白细胞增高的COVID-19患者重型和危重型多见,死亡率高;白细胞增高的COVID-19患者多合并细菌感染,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