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星形胶质细胞(AS)病理形态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69只成年健康雄性KM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脑缺血2h再灌注1、4、10、24、48、72h模型组(n=9)以及假手术组(n=6,仅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正常组(n=9)。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的部位与体积;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中心区与周边区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1h开始出现脑梗死灶,且再灌注24h时梗死体积最大,之后逐渐缩小(F=745.534,P=0.000)。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中心区AS肿胀、肥大进而较快发生凋亡,其GFAP表达水平低于周边区(P<0.05);而缺血周边区GFAP阳性表达的AS出现反应性活化,进而发生形态学改变;缺血周边区及对侧相应脑组织区域GFAP的表达量均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P<0.05)。结论 AS反应性活化可能是一种缺血后的全脑保护性防御机制,尤其是在缺血周边区,其活化程度影响脑组织的存活与修复,提示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AS反应性活化可能在脑损伤后可塑性形态及功能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
单位开滦总医院; 神经内科; 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