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鸿胪作为中国古代负责民族交往事务的国家机构,源远流长,影响重大。自汉至唐,鸿胪对外主要负责民族来朝礼仪,对内事务较多。不同时期,鸿胪机构设置繁简不一,职官品级逐渐下降,职能逐渐减少,甚至有时被省。这些变化都是依据现实需求产生,包括国力削弱、对外事务减少、加强中央集权等。经南北朝至隋唐,鸿胪渐由卿变寺,位居尚书曹、三省之后,唐时对外只负责来使的接待和生活等事,职权大多被分。总体上,鸿胪的沿革经历了从综合性、不确定性到相对单一和专业化的演变,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格局和民族政策。鸿胪作为外交礼仪机构,自始至终体现出中国古代的礼治传统和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国自古以来追求天下一统又和而不同的理念。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