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蒋光慈的小说创作既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规范,也受到这一规范的不断塑造。他的《少年漂泊者》同时兼具无产阶级文学观念和创造社的自叙传文体色彩,是新的文学观念与其习性的自觉结合。1929年创作的《丽莎的哀怨》是蒋光慈力图将自己的习性外化与文学宣传功能结合的尝试,但这一尝试受到来自当时无产阶级文学场域的粗暴批评。蒋光慈一方面维护《丽莎的哀怨》的价值,一方面也积极回应无产阶级文学观的塑造,这一努力体现在1930年创作的《咆哮了的土地》中,使这部作品成为其创作的成熟之作。
-
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