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维度,受到当政者和研究者的关切,关注的是文化这个作为价值引导和行为驱动的人为系统。相比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深刻性、稳定性、隐秘性和情感性更具优势。基于"意识形态生产"要素,要坚持传统文化为根本,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共同体及话语体系;要遵循制度文化为保障,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设计和政治权威;要凭借网络文化为载体,潜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符号编码和价值认同;要把握文化生态为环境,培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思维和自觉意识。
-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