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3),2组患者均给予rt-PA 0.9 mg·kg-1(最大剂量为90 mg),静脉滴注,1 min内给予静脉注射10%的剂量,其余剂量在60 min内持续静脉滴注完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30 mg,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每日2次,连续给药14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14 d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MD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35/37)、72.73%(24/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07,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1%(3/37)、27.27%(9/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46,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分别为2.70%(1/37)、21.21%(7/33),观察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17,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溶栓治疗出血性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单位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