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白芍”药对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师帅; 宋庆桥; 吴华芹; 耿彦婷; 邱志凌; 胡元会*
来源:北京中医药, 2020, 39(12): 1275-1280.
DOI:10.16025/j.1674-1307.2020.12.015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白芍"药对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方向。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桂枝"和"白芍"所有的分子、靶点和相关疾病,使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的网络模型,对药对物质基础和机制进行预测和研究。结果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和类药性(Drug-Likeness,DL)筛选得到15个活性成分,77个靶点和245种相关疾病。Degree值较高的活性成分有山奈酚(55)、β-谷固醇(51)、(+)-儿茶素(23)等,Degree值较高的靶点有雌激素受体(8)、雄激素受体(8)、二肽基肽酶Ⅳ(7)等,Degree值较高的疾病有癌(10)、肺转移性骨肉瘤(8)、心血管疾病(6)、精神分裂症(6)和哮喘(6)等。结论本文对"桂枝-白芍"药对的物质基础和机制进行初步预测,为更深层次的研究和临床提供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