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猕猴视觉光学成像的长期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方法选用15mg/kg氯胺酮肌内注射麻醉诱导,应用1.5mg.kg-1.h-1硫喷妥钠、0.15mg.kg-1.h-1维库溴铵、体积分数为0.01~0.03的异氟烷、0.5~2L/min氧化亚氮、1~2L/min氧气和0.4mg.kg-1.h-1地塞米松麻醉维持,给予猕猴正弦光栅视觉信号刺激,刺激方向为0和90°,时间频率为6Hz,空间频率为1.5周/°,刺激4s,对照1s,间歇12s,共64个循环。在此过程中检测猕猴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收集猕猴视觉皮层图像信号并应用matlab程序把图像信号转换为代表图像强度的数字矩阵。结果实验共使用8只猕猴,实验过程中平均心率为(143.8±15.2)次/min,平均呼吸频率为(33.5±2.3)次/min,平均体温为(37.9±0.2)℃,平均SpO2为(96.3±1.7)%,平均petCO2为(30.1±2.0)mmHg(1mmHg=0.133kPa),能较好地维持猕猴的麻醉状态,并得到满意的视觉光学成像结果。结论选用此麻醉用药及用量能较好地实施麻醉及维持麻醉,并能得到很好的内源性成像信号。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