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DNA分子鉴定黄芪与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应用相关试剂和仪器对供试样品进行总DNA提取、引物设计、DNA扩增、测序。结果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具有基本完全一致的ITS序列(P>0.05),与红芪、紫花苜蓿、蜀葵的ITS序列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与其5种混伪品的种间序列位点变异个数和信息位点个数分别为112个、98个;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与其伪混品红芪、紫花苜蓿、蜀葵的种间K-2-P遗传距离为0.0010.460,其中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具有最小的种间K-2-P距离,和蓝花棘豆具有相等的遗传距离,和红芪具有稍大的遗传距离,和锦鸡儿具有略大的遗传距离,和紫花苜蓿具有更大一些的遗传距离,和蜀葵具有最大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0.080、0.153、0.158、0.201、0.460;在和黄芪分支的距离方面,蓝花棘豆比锦鸡儿、红芪、紫花苜蓿、蜀葵更近一些(P<0.05);在分类支上,锦鸡儿和红芪也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P<0.05)。结论 DNA条形码(ITS2)能够有效鉴定黄芪与其混伪品。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