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代文物修复理念的普及,出于对文物本体信息"真实性"的尊重,"可识别性"原则已成为国内外文物修复重要准则之一。然而国内传统修复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将"修旧如旧"作为文物修复材料选择及修后观感的重要标准。文章通过对"修旧如旧"与"like-for-like"repair相应概念的梳理分析,得出"修旧如旧"并非国内特有的修复准则,西方也同样经历过这一阶段,但是出于对文物原材料的尊重以及修复师自身素养的提升,而非达到恢复文物的原形制,强调修后文物的观感"如旧"已不再是西方修复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