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T1~2期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s)患者的转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其内镜治疗(ET和手术治疗后长期生存结果。方法 分析SEER数据库数据,纳入200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病理学诊断为G-NETs的患者1 25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NETs患者肿瘤转移的影响因素。在T1~2N0M0期G-NETs患者中,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比较匹配后接受ET与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两组患者总生存期(OS)差异和影响OS的危险因素。结果 1 258例G-NETs患者中,851例随访5年,有183例(21.5%)发生了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其中T1期(n=78)、T2期(n=105)患者的转移率分别为14.6%和3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组织分级G3/4、浸润固有肌层及肿瘤最大径>20 mm与T1~2期G-NETs患者发生转移相关(P<0.05)。非转移组(n=668)患者5年生存率为85.1%,转移组(n=183)患者5年生存率为34.7%(P<0.05)。随访5年时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手术和ET治疗后平均生存期为42.0个月和31.3个月(χ2=14.510, P<0.05);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手术和ET治疗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53.2个月和52.3个月(χ2=0.279, P=0.598)。倾向性匹配分析后,T1~2N0M0期G-NETs患者ET(n=279)与手术(n=279)治疗后5年生存率相似(88.8%vs 89.4%;χ2=0.220, P=0.882);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与该类患者OS相关。结论 肿瘤组织分级G3/4、浸润固有肌层及肿瘤最大径>20 mm与T1~2期G-NETs患者发生转移显著相关;发生远处转移的T1~2期G-NETs患者预后较差。T1~2N0M0期G-NETs患者ET与手术治疗后的OS无显著差异。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