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方剂分析肾阴虚症状分布及用药规律

作者:曾子玲; 佟琳; 刘思鸿; 张磊; 高宏杰; 陈广坤; 张华敏*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 31(13): 8-13.

摘要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古代方剂中治疗肾阴虚证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以肾阴虚为基础证候疾病的辨治施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古代方剂数据库,筛选治疗肾阴虚证的处方,制定选方标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症药关联及药物配伍规律,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寻找核心组方;采用Pajek 64 5.11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中药;采用Cytoscape 3.8.2将症-药关联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处方122首,包含症状148个,中药155种,常见症状为口干渴、遗精、耳鸣等;频次最高的中药为熟地黄,中药四气以平为主,五味以甘为主,中药归经以肾经为主;常见的症药组合为口干渴-熟地黄,遗精-熟地黄,盗汗-熟地黄;常用的药对前三位为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常用药物可聚类为3类;核心药物为熟地黄、茯苓、麦冬、五味子等。结论: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初步揭示了古代治疗肾阴虚证用药开阖相济、通补并施;以六味地黄丸为祖方;常配伍补养肝阴、肺阴药物的用药规律,并获得了核心组方和核心中药,可为临床治疗肾阴虚证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