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长期酒精摄入对小鼠小脑皮层苔藓纤维-颗粒细胞突触可塑性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清洁级6~8周龄健康ICR小鼠(性别不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酒精摄入组(酒精组), 每组15只, 酒精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浓度为15%乙醇(1.6 g/kg), 对照组小鼠则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1次/d, 连续注射28 d。使用行走障碍实验和转棒疲劳实验观察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电生理膜片钳技术检测吹风刺激诱发的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场电位变化。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两组间及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电生理结果显示, 吹风刺激后, 对照组小鼠场电位N1波的振幅百分比[(130.4±3.3)%]高于刺激前[(100.6±2.7)%](t=27.07, P<0.01);刺激后N1波的波形下面积百分比[(128.8±4.5)%]较刺激前[(100.2±3.5)%]高(t=19.43, P<0.01)。吹风刺激后, 酒精组小鼠N1波的振幅百分比[(97.8±4.3)%], 与刺激前[(99.5±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 P>0.05);刺激后N1波的波形下面积百分比[(96.8±3.6)%]与刺激前[(100.2±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8, P>0.05)。行走障碍实验结果显示, 酒精组小鼠错误总数[(3.14±0.19)次]较对照组[(1.52±0.29)次]高(t=17.87, P<0.01), 总错误时间[(63.85±9.34) ms]较对照组[(28.93±7.21) ms]长(t=11.45, P<0.01)。两组小鼠转棒疲劳实验数据使用重复测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两组小鼠的跌落速度和跌落潜伏期均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F=4.5, 455.1, 均P<0.05)。酒精组小鼠第1~7天跌落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酒精组小鼠第1~7天跌落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酒精摄入损害小鼠颗粒层突触可塑性并导致小鼠运动协调功能及运动学习能力明显下降。

  • 单位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延边大学;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