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脑死亡供体器官质量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关键。对脑死亡诱发器官损伤的机制和保护方面的研究,将为临床上供体器官的合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观察兔脑死亡后不同时间点肺脏形态学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探究脑死亡状态致肺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2组,假手术组(n=20):行气管、股动脉插管及颅骨钻孔术;脑死亡组(n=20):建立兔缓慢间断颅内加压脑死亡模型。各组在术后2,6及8 h记录动脉血压和心率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检测各组肺脏热休克蛋白27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8的水平。结果与结论:(1)脑死亡后2,6,8 h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8的水平随着脑死亡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P<0.05);(3)脑死亡组各时间点热休克蛋白27 mRNA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4)光镜下可见脑死亡后2 h肺泡腔完整,6 h时肺泡间隔增宽并有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增多,8 h损伤最为严重,炎症细胞几乎浸润整个肺脏组织,该形态学变化与脑死亡组炎症相关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核因子κB表达逐渐升高的趋势一致;(5)结果表明,脑死亡状态下肺脏出现损伤性变化且呈进行性加重,该表现与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脑死亡状态维持8 h以上,肺脏的形态和功能将发生明显改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