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L-IPI评分系统在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

作者:朱华渊; 王莉; 乔佳; 邹怡新; 夏奕; 吴微; 曹蕾; 梁金花; 范磊; 徐卫; 李建勇*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8, 39(05): 392-397.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18.05.009

摘要

目的明确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国际预后指数(CLL-IPI)评分系统在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1月诊断的215例初治CL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LL-IPI评分系统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结果①215例患者中,男143例,女72例,中位年龄60(16~85)岁。中位无治疗生存(TFS)和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16(4~24)个月和180(145~215)个月。②按照CLL-IPI评分系统进行危险分层,低危组(60例)、中危组(50例)、高危组(45例)及极高危组(60例)的中位TFS时间分别为56、15、12及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中位随访48(1~192)个月,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及极高危组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未达到和180、89、74个月,预计5年OS率分别为97.6%、83.7%、67.8%及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基因无突变(P=0.038)、β2微球蛋白>3.5mg/L(P<0.001)是影响患者T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P53缺失和(或)突变(P=0.008)、IGHV基因无突变(P=0.017)、年龄>65岁(P=0.045)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LL-IPI评分系统在中国初治CLL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预后判断意义,可作为CLL有效的预后分层工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