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抗血栓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进行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入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11例NVA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卒中风险评分(CHADS2评分)和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评分)对抗血栓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11例NVAF患者中,接受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共198例(93.84%)。CHADS2≥1分的患者有204例(96.68%),其中11.27%(23/204)接受华法林抗凝,82.35%(168/204)接受抗血小板治疗。不同CHADS2评分患者抗血栓用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S-BLED≥3分的患者有83例(39.34%),其中3.61%(3/83)接受华法林治疗,96.39%(80/83)接受抗血小板治疗。HAS-BLED评分0~2分与≥3分患者抗血栓用药方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总监测率为100%,INR达标率为21.74%(5/23),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TR)>60%的患者占4.35%(1/23)。以204例CHADS2评分≥1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HAS-BLED评分(≥3分)与NVAF患者抗血栓用药情况有关(P<0.05)。结论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NVAF患者华法林使用率和INR达标率低,抗凝治疗稳定性差,存在抗凝严重不足的问题。
-
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