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代际数字鸿沟是现代化、数字化与老龄化进程的产物,是数字社会中代沟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一隐喻概念,将人类生命历程中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有机关联起来,蕴含着对数字社会分层的批判性分析,彰显了代际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是数字赋能与数字索权之间张力关系的写照,为理解分析数字社会的代际关系提供了强大的解释效力。但它漠视"代"的复杂性和相对性问题,暗含代际冲突不可调和的先验观念,不断强化着"老年人是落伍者"的刻板印象,使其陷入了"锚定陷阱",消蚀着其对复杂社会现实的分析潜力。随着银发网民群体的崛起,需要有新的概念替换数字代沟,担负起解读数字社会的年龄分层与数字分层问题的重担。"数字化融入差异"的诠释包裹比数字代沟更具包容性与开放性,其中差异对鸿沟的涵摄性、融入对撕裂的修正性、差异振幅值的波动性等,驱散了鸿沟隐喻的二元对立意味,祛除了代沟中的年龄歧视倾向,为理解不同群体的数字化生活状况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借用需求层次理论对数字化融入概念进行操作化,利用CGSS 2017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年龄群体数字化融入的差异,最终科学地验证了数字代沟的存在,也发现了以往研究中被忽略的"代内数字鸿沟"问题,这些都展现了数字化融入概念的学理与应用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