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已被推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同时比较这四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中国的经济性目前尚无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价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性。通过构建马尔科夫模型,从中国医疗系统角度评价四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初治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临床数据和效用值来源于文献,成本来源于中国官方网站。主要结局指标为增量-成本效果比,通过敏感性分析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研究发现阿法替尼治疗成本最低,生存获益最少;奥希替尼治疗成本最高,生存获益最大。与阿法替尼相比,吉非替尼每多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需多花费732美元,该数值低于29382美元/每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意愿支付阈值。与吉非替尼相比,厄洛替尼治疗成本更高但生存时间更短,因此被认为是劣势方案。奥希替尼与吉非替尼比较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1 330美元/每质量调整生命年,超过意愿支付阈值。这表明,从中国医疗系统角度来看,吉非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性价比最高的方案。降低奥希替尼的价格或将意愿支付阈值提高到68558美元/每质量调整生命年可能可以提高奥希替尼的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是稳健的。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