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定量分析预测肺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价值

作者:李宁; 苏乐廷; 傅昱; 王星稳; 温帅; 张惠英*
来源: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23(01): 59-62.
DOI:10.19539/j.cnki.2095-2694.2021.01.013

摘要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对鉴别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 pGGN)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CT表现为pGGN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依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即浸润前病变组(29例)和浸润性病变组(31例)。测定pGGN的大小和平均CT值,比较两组间统计学差异。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诊断浸润性病变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浸润前病变组pGGN的最大横截面长径为(19.7±9.5)mm,平均CT值为(-487±106)HU;浸润性病变组分别为(8.9±3.9)mm、(-627±101)HU。浸润性病变组最大横截面长径与平均CT值均大于浸润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最大横截面长径(P=0.018,OR=1.01,95%CI1.00~1.02)和平均CT值(P=0.002,OR=1.43,95%CI1.14~1.80)是病灶浸润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ROC曲线表明,最大横截面长径≥11.9mm,平均CT值≥-535.2HU可以预测浸润性病变。结论 pGGN的最大横截面长径与平均CT值可作为浸润性病变的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