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运用“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理论从阳在内阴在外的本位结构和阳向上向外、阴向下向内的驱动性,阐释了朱震亨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实质乃肾精不足、虚火上越,认为目前临床上多不解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本意而滥用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药物,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补肾填精与引火归元之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