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探讨了关于"电影教育"的三种观念。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亨利·吉鲁认为电影是一种思考的手段,"电影教学法"通过批判性教育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公共意识的思想主体。本文则更加认同本雅明和德勒兹对吉鲁的"二元对立"的电影教育观的颠覆。本雅明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强调了电影的本体论性质与影像的思想潜能,认为电影以非思考的"分心"产生思考。德勒兹认为电影并非单纯为学生呈现一种观念,并不提供关于电影的某种隐秘知识或固定模式,电影教育学也并非探讨教育应该如何来批判性地思考电影,恰恰相反,电影将"我"置于危机之中并丧失主体性。当观看被理解为一种"行动"而非"思考"时,电影的不确定性才能将学生真正推向自我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