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人群基于中国人群华法林用药剂量计算公式(PRC模型)和国际华法林遗传药理学协会推荐的亚裔人群华法林剂量计算公式(IWPC模型)两种模型预测剂量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20年1月375例行华法林代谢基因多态性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qRT-PCR检测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用药情况,采用两种模型计算预测剂量并分析其与维持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维持在2.0~3.0范围内时所服用的华法林剂量]的相关性,评估两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选择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通常与患者的性别、身高、吸烟史、是否合并房颤、是否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无关,而与患者年龄、体重、体表面积(BSA)、初INR、是否置换主动脉瓣膜、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利伐沙班或氯吡格雷相关。375例患者CYP2C9和VKORC1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其中CYP2C9基因*11(AA)、*13(AC)及*33(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3.07%(349/375)、6.93%(26/375)和0.00%(0/375),VKORC1-1639基因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66%(310/375)、16.27%(61/375)和1.07%(4/375)。无论是使用PRC还是IWPC模型,除CYP2C9*11&VKORC1AA(n=289)组与CYP2C9*13&VKORC1AG(n=5)组预测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所有基因型组预测剂量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 <0.05)。在收集到维持剂量的174例患者中,CYP2C9*11&VKORC1 AG和CYP2C9*11&VKORC1 GG组维持剂量分别为[(3.41±1.01)mg,n=30]和[(4.75±0.35)mg,n=2],均高于CYP2C9*11&VKORC1 AA组[(2.59±0.73)mg,n=136](P <0.05);CYP2C9*13&VKORC1 AA组维持剂量为[(2.00±0.53)mg,n=5],低于其他基因型组合(P <0.05)。PRC和IWPC模型预测准确性分别为72.99%(127/174)和62.64%(109/174);Pearson相关系数(r1=0.546,r2=0.567);决定系数(R12=0.298,R22=0.322)。两个模型预测剂量间无差异(r=0.839,P>0.05)。结论 携带CYP2C9*3等位基因的患者对华法林更敏感,所需华法林剂量较低,而携带VKORC1-1639 G等位基因的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华法林才可以获得有效的抗凝疗效。基因组学预测剂量可为临床使用华法林剂量提供依据,提高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