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视的、具体的、有形的、常见的概念域来理解不可视的、抽象的、无形的、罕见的概念域,这种隐喻化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幼儿阶段。在幼儿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幼儿思维的隐喻性,发挥绘本的隐喻作用,利用其隐喻化表征,通过文字隐喻(讲述与问答活动)、图像隐喻(绘画活动)、多模态隐喻(儿童剧)实现绘本的隐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