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段雄性大鼠循环microRNA-29b的表达量与骨折损伤时间的关系

作者:高如阳; 单中书; 吴岳; 郝尔娃; 保广年; 邓磊; 陈亮*
来源: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9, 40(03): 168-173.
DOI:10.13452/j.cnki.jqmc.2019.03.005

摘要

目的研究雄性大鼠骨折后不同时段循环microRNA-29b表达量与损伤时间的关系,确定其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将4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20只)和手术组(20只)。建立大鼠股骨骨折模型。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按照损伤时间各分为4组(1、4、7、14d组。每组5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 PCR)技术对microRNA-29b的表达量进行检测,采用显微镜观察股骨骨折后的改变。综合分析上述结果。结果 HE染色:大鼠骨折后1 d出现骨膜肿胀、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4 d可见纤维性骨痂,7 d可见透明软骨细胞形成并开始骨化,14 d可见骨性骨痂形成。RT-qPCR:循环microRNA-29b的表达量在大鼠骨折后1 d到14 d内呈现递减趋势(P<0.05)。以骨折损伤时间为自变量X、microRNA-29b的ΔCt值为因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三次回归方程的系数最大(回归方程:Y=0.0009X3-0.0249X2+0.242X+3.0335,R2=0.7500,P<0.001)。结论循环microRNA-29b的表达量在短期骨折损伤时间内呈现递减趋势,可以作为雄性大鼠短期骨折损伤时间推断的指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