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条件下不同保鲜处理对金桃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牛佳佳; 袁云凌; 鲁云风; 田龙; 田风霞; 刘伟; 范娜娜; 张四普*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12): 115-123.
DOI:10.15933/j.cnki.1004-3268.2020.12.017

摘要

为了解金桃猕猴桃适合的保鲜处理方式,探究了在(2.0±0.5)℃贮藏条件下,微孔袋(PE)、高渗袋(HPE)、打孔袋(PPE)及其结合乙烯吸收剂(EA)、0.2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金桃猕猴桃硬度、外观色泽、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维生素C(Vc)含量、淀粉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包装袋内O2和CO2气体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保鲜处理组合均能不同程度地延缓金桃猕猴桃果实硬度、Vc含量、淀粉含量的下降速度,抑制色差a*值和TSS含量升高效果显著(P<0.05),显著降低贮藏后期MDA的生成量,保持POD活性在较高水平。其中,微孔袋结合1-MCP(PE+1-MCP)处理效果最佳,可保持金桃猕猴桃较高的贮藏品质,贮藏180 d时,硬度最高,为0.83 kg/cm2,Vc含量最高,为99.51×10-2 g/L,TSS含量最低,为13.90%,淀粉含量最高,为30.50 mg/g,MDA含量最低、POD活性最高,分别为0.941 mmol/g、66.2 U/(min·g),且上述指标与未加包装的裸果对照均差异显著(P<0.05)。因此,建议生产中采用微孔袋和1-MCP处理的保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