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今各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我国的翻译事业步入高潮阶段。澳大利亚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澳大利亚化研究的逐步加深,澳大利亚文学及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如火如荼。非文学翻译不仅要求译文语言精准、表达清晰,还要注重神与形的结合,达到神似,这一点与傅雷的主张"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神似论不谋而合。文章以澳大利亚作家玛格丽特·安·富兰克林作品《澳大利亚黑人与白人》译文为例,探讨神似论在澳大利亚非文学作品中的指导作用。

  • 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